八月七日始见白髭一茎

八月七日始见白髭一茎朗读

昔见白髭惊,今见白髭喜。
人将拔去之,我独不然耳。
拔之既更生,留之何所耻。
白日傥日拔,日拔讵能已。
黑壮不为贵,白衰不为鄙。
道德保於中,任从髭发齿。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白髭更生白日道德
相关诗文:

八月七日始见白髭一茎译文及注释

《八月七日始见白髭一茎》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梅尧臣。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八月七日初见白髭一茎,
曾经看到白髭曾感惊讶,
如今再次见到白髭倍感欢喜,
人们想拔掉它,而我却不赞同。
拔掉它之后它会重新生长,
为什么要以此为耻?
白天白天地拔除它,
可拔除多少次才能消除?
黑发健壮并不值得称道,
白发衰老也不应该被贬低。
道德的内在保持着均衡,
让髭须和头发自由生长。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对生命老去的思考。诗人在八月七日初次看到一根白髭时感到惊讶,但在再次看到白髭时却倍感欢喜。诗人表示自己并不认同那些想要拔掉白髭的人,因为拔掉之后白髭仍会再生,所以没有必要以此为耻。

诗中提到白天不断地拔除白髭,暗示人们试图消除衰老的努力是徒劳的,无论多少次拔除白髭都无法阻止衰老的到来。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美丽和价值的看法,他认为黑发的健壮并不值得过分推崇,白发的衰老也不应该被轻视。他强调道德的内在平衡,认为人们应该随着髭须和头发的自然生长而接受自己的衰老。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对衰老和自然规律的深刻思考,诗人以自然的变化来反映人生的无常和不可控制的命运。通过对白髭的描述和对衰老的思考,诗人引发了读者对生命价值、美丽与衰老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理解和接纳。

八月七日始见白髭一茎读音参考

bā yuè qī rì shǐ jiàn bái zī yī jīng
八月七日始见白髭一茎

xī jiàn bái zī jīng, jīn jiàn bái zī xǐ.
昔见白髭惊,今见白髭喜。
rén jiāng bá qù zhī, wǒ dú bù rán ěr.
人将拔去之,我独不然耳。
bá zhī jì gēng shēng, liú zhī hé suǒ chǐ.
拔之既更生,留之何所耻。
bái rì tǎng rì bá, rì bá jù néng yǐ.
白日傥日拔,日拔讵能已。
hēi zhuàng bù wéi guì, bái shuāi bù wéi bǐ.
黑壮不为贵,白衰不为鄙。
dào dé bǎo yú zhōng, rèn cóng zī fā chǐ.
道德保於中,任从髭发齿。

梅尧臣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梅尧臣诗文推荐

东方有野父,禳田一豚蹄。复操一盂酒,祝谷满吾栖。百金请救兵,所欲奢所齎。彼何滑稽生,仰天独笑齐。

一身头面间,所用盖有长。两耳主於聪,两目主於光。维鼻主於嗅,维舌主於尝。以耳辨黑白,以目分宫商。以鼻识酸咸,以舌闻嗅香。各各反尔用,安得无悲伤。此能而...

西方有鸟鼠,生死同穴居。物理固不测,孰言飞走殊。雄雌岂相匹,饮啄岂相须。一为枝上鸣,一为莽下趋。苟合而异向,世道当何如。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故人留雅曲,今与新人弹。新人听不足,复使後人欢。

梧桐在井上,蟋蟀在床下。物情有与无,节候不相假。寥寥风动叶,飒飒雨堕瓦。耳听心自静,谁是忘怀者。

林中即鹿人,常为虎所即。虎岂援鹿者,亦各求其食。趋利不顾害,祸患安可息。古来遯世土,轻彼用智力。

汝坟贫家女,行哭音凄怆。自言有老父,孤独无丁壮。郡吏来何暴,官家不敢抗。督遣勿稽留,龙钟去携杖。勤勤嘱四邻,幸愿相依傍。适闻闾里归,问讯疑犹强。果然寒...